神奇的靖州苗族歌鼟——大山深处的民族文化瑰宝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

位于靖州苗族自治县西部与贵族黎平、锦屏、天柱等县交界沿线地区,有一块被当地人称之为锹里的神奇土地, 这里群山滴绿,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被誉为靖州的绿色银行。有着中国原生态民歌活化石之称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靖州苗族歌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就孕育于这块神奇的土地。

   靖州锹里地区,按地域可划分为上锹、中锹、下锹。上锹指的是该县现在平茶镇的地祥、江边、棉花及藕团乡的高坡、高营、老里、潭洞、新街一带;中锹指该县三锹乡的枫香、南山、地庙、地笋、风冲、小榴、菜地一带;下锹指该县三锹乡的元贞和大堡镇的三江等地。共有近2万苗民生活在这里。

历史上,锹里一带山溪复道路险绝”(苏辙渠阳剑子)[引自《辰州志》]。东北部的九龙山和东南部的陆家坡,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中部有天龙山、大山头、三扒界;西南部有玉华山等。山高谷深,重蛮叠峰,交通不方便,真是抬脚难走五里路,举手难构五尺山。因此,历代中央王朝难以实权掌控。正是这样的地理特征使生活在这里的苗族有较长时间的自我文化发展空间,于是便形成了土生土长和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瑰宝——苗族歌

(二)

锹里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五千多年前的“九 黎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三苗时期,由于不断遭到尧、舜、禹的进攻,苗族被迫大举迁徙。一部分进入江西、湖南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南蛮。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苗族先民又被迫西迁,进入人烟稀少的武陵郡,他们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统称为武陵蛮”,从东汉起又称为五溪蛮。唐宋时期有部分苗民从江西、洞庭湖一带又迁到湖南西南部。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竭力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苗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迫迁人偏僻的深山老林,成了锹里一带的开山祖。

历史上,苗族以口传方式记录并传承本族文化。苗族 歌由产生到发展,主要依靠的也是民间传说、故事、歌谣等口碑方式流传至今。因此,关于苗族歌的具体起源时间,后人已难以考证。但我们根据在苗族同胞间广泛流传的张郎刘妹以木叶、禾筒声为媒喜结良缘的传说和《苗家唱歌起源》的故事,以及“田生田宝制歌唱,一班留下一班来”等歌谣,可以看出苗族歌是由大自然声音演变而成。

在古老的苗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快乐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于是他们模拟这些大自然和声编成了各种韵律动听的歌,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传承,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苗族歌。虽然目前掌握的口碑材料还没有为我们提供苗族歌产生的具体历史年代,但从《靖州县乡土志》中歌肇鸿古,曲变竹枝,咏土风,陈占绩,声绰约,流温,旷达的记载,人们还是可以看出其起源的古老,渊源的流长,内容的丰富,音乐的美妙了。

锹里还没有学堂时,苗民无人识字,生产、生活中词俱以各种符号或物体代替,记歌编歌也只能靠口头传承。一直到清嘉庆121807)锹里凤冲”有了第一所学堂后 (见今三锹乡凤冲《学亭碑记》),锹里”苗族地区开始出现 了一批既懂苗歌又识汉文的苗族文人。这种双重身份促使他们开始采用汉字记录苗族歌,这样,一卷卷苗族歌手抄本便流传于世,苗族歌也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起源到发展并流传至今,苗族歌经历了编歌形成 期、记歌发展期、唱歌兴盛期、文革时期及过后一段时间的沉寂期。为 了复兴苗族歌,以免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绝迹于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靖州县委,县政府便采取多项积极措 施,对此加以挖掘抢救。在该县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靖州苗族歌被国家正式收录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上半年,苗族歌中的担水歌”,还作为珍品被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收藏进《民歌博物馆》。靖州苗族歌再一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三)

是击鼓的声音,原来是多声部苗歌”的一 种,即男女歌队对歌时唱的一类歌曲。而这种歌唱形式贯穿于苗民各种生活场景之中,由此,它成为多声部苗歌的代表。 而后约定俗成,苗民便把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

从表面上看,苗族歌只是一种苗家的民间歌唱方式, 但在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苗族人民心中,歌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歌唱。苗民生来便活在的世界中,学歌”是 与当地族群彼此认同的根本方法,对歌”是与外寨交往互动及产生婚恋的途径,教歌”是自学记忆并延续族群历史的手段。事实上,以歌为必要环节的各种民俗活动已经渗透到苗民生活的各个细节。他们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活劳动以歌互助,叙述民族历史以歌相传。年轻人在歌唱中相识相知,老年人在歌场上叙旧摆古,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便产生在这集体歌唱的热闹氛围中。

苗族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族习惯可以分为:茶歌调、酒歌调、山歌调、饭歌调、款歌调和婚嫁歌调等,这些歌调与苗族风俗活动紧紧相联。

 

茶歌调

茶歌调又称歌谣调,是苗民在各类喜事活动中,酒席正式开席之前喝茶或主客对歌前所唱的曲调,也就是活动正式开始的引子。这种曲调嘹亮奔放,激情昂扬,富有气势,旋律如同波浪起,可男女合唱,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分讲歌、领歌、和歌,先由歌师讲歌,一人领歌,然后众人和歌。讲歌时语性较强,听起来近似说话,实为歌师临时编歌,被尊称为歌师的人均具有依声填词”的编歌能力,及长期而稳定的授歌经验、良好的嗓音素质和记忆能力;领歌起到定调作用,领歌者要求嗓音好,记忆力强,主要担任高音声部的演唱;和歌时由低音歌手在一个主音上依靠循环呼吸的方法唱一个持续低音,高音歌手则带有即兴色彩演唱中、高音,中、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与低音形成和谐的映衬,要求做到一不从众,音调相差3-5度不等,所以,又称为帮腔”。

酒歌调

酒歌调是苗族人民宴请客人,在宴席上以歌助兴、以歌会友时所唱的曲凋,属男声多声部合唱歌曲。苗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各种群体性交往活动非常普遍,几乎每寨都有歌师。特别是在各类喜庆活动的酒宴上,他们以歌相互祝贺,相互夸赞,表明结交之诚,抒发友爱之意,并带有赛歌性质。主客之间歌来歌往,众主宾齐和,场面热闹,气氛浓厚。演唱时全用真嗓,声音浑厚,情感奔放。和茶歌调一样,酒歌调也分讲歌、领歌、和歌,但比茶歌调更富有气势。

山歌调

山歌调又称茶棚歌调情歌调”,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玩山谈情说爱、交流感情时所唱的曲调。在靖州锹里一带,每个村寨都有一个专供青年男女自由社交的场所,当地人将之称为茶棚”(由本寨苗族姑娘们亲手用竹木搭建的简易棚子),每逢农历戊日初五、十五、二十五),苗家姑娘便穿金戴银,成群结对在寨边等待外寨小伙子来茶棚对歌,茶棚”成为苗族男女青年相识相知的地方。在茶棚里,男女各坐一方,女用歌问,男用歌答,形式有唱有和,韵律有起有落,节奏有快有慢。这种曲调属同声二声部重唱,歌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柔媚而富有感染力。文革时期,坐茶棚被视为旧习俗被禁止,茶棚拆除族青年便把对歌地点选在古树参天的山坡上,因此称之为玩山。可以说,学唱茶棚歌”是苗民婚恋习俗中的必然环节,因此,茶棚歌数量最多,占了歌词库中的绝对优势。

担水歌调

担水歌调主要是苗族青年举行婚礼的第二天,新娘到 井边担水过程中所唱的曲调。担水时,新娘在六亲客(即六位男歌手)和伴娘的陪同下,挑着水桶、唱着《担水歌》缓缓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来男女对唱一段。一路上歌声朗朗,尽管水井近在咫尺,一唱一和至少要一至两个小时才能结束这一活动。演唱时,为一人讲歌,二人和歌”,旋律 多为级进。这种曲调优美动听,音韵和谐。此曲调除新娘担水时唱以外,其它社交场合也可以唱和。

无论是什么歌调,苗族歌歌词大多为七言四句。采用比喻、拈连、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每首歌二、四句末字一般讲究押韵;语言以中锹吴姓苗族土语(酸话)为主,其它姓氏语言为辅。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如下方面: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歌咏风物等。其文学性强、内涵深遂,是苗家人的“口头文学

(四)

靖州苗族歌作为一种在特殊地域和特殊人群中使用 的民间歌种与地方文化和谐共生。因此,其技巧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地方性特殊性,是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曾被贺绿汀、白诚仁等音乐名家誉为民族奇葩天籁之音”,在中国音乐界有原生态民歌活化石的美誉。

同时,它也是苗族传统文化在当代活的见证,是苗族文化在当代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是联系当代苗族人民不同辈分族人之间的重要纽带,更是当代苗族共同认同的重要文化标志。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靖州锹里苗族居住地区与外界长期相对隔绝的状况逐渐被打破。尤其是最近20 年该地区交通、通讯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传统原生态生活模式受到了外来文化、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较大冲击,当地苗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苗民)的生活习惯正逐步发生改变。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民俗习惯日渐淡化,各种民族活动,无论从规模还是参与热情都已与从前相去甚远

尤其是随着一些资深歌师的相继辞世,这一民族文化 瑰宝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不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绝迹于世,靖州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专门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抢救行动。他们不仅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的靖州锹里苗族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而且出台专门规定,计划在近期5年里每年专门拨出10万元专款用于苗族歌的抢救和保护。同时,他们多次请来民族民俗专家挖掘整理苗族歌的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人员编撰《锹里苗族歌合集》。为 了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后继有入,该县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400多万元修建了以苗族歌展示为中心内容的飞山文化艺术广场,另一方面,他们聘请资深歌师”专门编写教材,在锹里地区各乡镇的中小学开办苗族歌培训班, 培养歌继承人。

通过多方努力,靖州苗族歌已于2005年成功申报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各项抢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靖州苗族歌”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网站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