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锦苗绣传习所 承载苗家千百年的手工技艺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潘秋连展示苗家小孩的织锦口水兜   龙本亮 摄影

交流织锦技艺   龙本亮   摄影

挑花线,织精美图案   龙本亮  摄影

潘秋连向大妈介绍苗绣图案的意义   龙本亮 摄影

苗绣儿童帽及织锦花帯   龙本亮 摄影

花辫及头帕绣花   龙本亮 摄影

儿童背带   龙本亮 摄影

   一个夙愿,两个闺蜜,四架织机,七八个姐妹,就把承载苗家人千百年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来!5月16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古香古色的土桥街141号异常热闹,靖州“苗锦苗绣传习所”在这里正式挂牌成立。传习所内织布机不时传出“滴滴哒哒”的紧布声,绣花针与彩线在苗家大姐的手间穿舞,一幅幅漂亮的苗家织锦与苗绣作品就在苗家大姐的细活慢工中逐渐呈现出来。这就是苗家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织锦和绣花技艺。俭朴的木质织布机,精致的织锦背带、花帯及头帕,形式多样的小孩四季绣花帽、无不让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开办苗锦苗绣传习所,是我多年以前的夙愿!”传习所的负责人潘秋连介绍说,早在十多年以前她就有这样的想法。那时她也和同龄人一样,外出进厂打工,就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回家乡开一个苗家手工艺品加工厂。但因没有资金投入,加上考虑需求市场太小,苗锦苗绣的加工工期长,最终没有办成。

  2006年,趁着靖州将举办20周年县庆的契机,她毅然回乡,开了一家缝衣店,专门缝制苗家服饰,也为20周年县庆加工了一批民族服装。从此为苗家人缝制新衣、为苗家新娘缝制嫁衣就与她接下了不解之缘。2016年,她被县非遗中心申报为苗族服饰县级传承人。此后的她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她认为不仅要做好苗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也还要把苗家织锦与绣花技艺传承发展下来。

  面对不断加剧的打工潮,在家的年轻姑娘越来越少,苗家织锦与绣花后继乏人!加上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掌握织锦与绣花技艺的苗家大妈也进城陪读,苗家延续千百年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不能只考虑赚钱了!必须要把苗家这传统技艺让更多人知道她、了解她、学习她!”于是她和同村一起读书长大的闺蜜舒珍英一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就选择了租金相对较低的靖州古城土桥街路段租了一间木房,办起来苗锦苗绣传习所。

  两人说办就办,他们找来师傅,把房子简易地装修了一下,又从自己的娘屋搬来织布机,在城里陪读的姑嫂见她们这么热心,也把自己的织布机从乡村搬到城里来,一边陪读,一边做做织锦与绣花,也消除了寂寞,利用了时间,可谓一举数得。

  “很多从农村来的苗家妇女,她们的租房相对较小,条件较差,容不下织布机,也就谈不上做花帯与头帕这些织锦活了!”潘秋连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们开办传习所,就是让来陪读的苗家妇女有做织锦的地方,她们来去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做多少也由她们自己定,做背带,做花帯,绣花帽,无论做什么,做好了她们只要出一点买线的成本钱,就可以拿走。此外,也可以让外来的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手工技艺,我们根据顾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让织锦与苗绣技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作者:龙本亮 来源:靖州新闻网
网站底部